最近又開始感到焦慮,九月就要繳保險年費了,等到繳完這筆錢,我的存款大概就會歸零了。
退伍到現在已經超過兩年了,依然是處於沒有存款的狀態,雖然戶頭裡永遠有個幾萬塊,但那些錢卻是注定要投入貸款的洞裡。
只要三個貸款其中一個沒繳清,我似乎就會在每月收支完全平衡中循環,錢都是注定要離開我。
今年初因為去年的獎金而稍微寬裕一點,所以才能夠多買幾本書,上幾趟台北,表哥結婚時才能去買套西裝。
心裡想著因為這筆多出來的錢,所以我有比較多的週轉空間可以離職,我要在遠離9月保險費之前離職並找到工作。
目前分類:隨想 (21)
- Jul 08 Thu 2010 00:10
《沮喪文》泥濘中的日子
- Jun 09 Wed 2010 11:46
不要怨天尤人
很多時候,在面對有人對現實不滿的評論,很多人都會說,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抱怨,只要努力,就一定會被肯定
不怨天尤人當然是絕對正確的,但如果嘴裡喊著不怨天尤人,但實際上卻是想把眼睛矇起來不去看現實環境的缺陷
到頭來跟不停抱怨環境,卻一點都不想尋找突破方法的人,一樣的讓人感到不耐
其實,兩者都是停在原地,等著被被人解救吧
最近工作又開始瞎忙了,忙著忙著,我每天下班如果不上線砍個怪,沒有逃避現實一下,就覺得煩悶的受不了
- May 31 Mon 2010 22:42
回頭看設計觀察
老實說,我並不是一個很有毅力的人,我很容易半途而廢,也很容易三分鐘熱度
我申請過很多的Blog,老實說荒廢的居多
「設計觀察」是難得讓我長時間去經營的,我的熱度維持了半年之久,這真是讓我感到非常不可思議
但到現在,我開始感到危機了,我對這個Blog的熱度開始消散
當我一頭熱的時候,我一直告訴自己,我要冷靜我要讓我的經營走在一個常態上
- May 04 Tue 2010 00:35
商業以及夢想、熱情和理想
與商業結合,總是容易將夢想、熱情和理想相摩殆盡,因為商業往往代表一連串的妥協、克制、保留與策略,在商業中夢想、熱情和理想並不能大剌剌的展現出來,它們在大多數的狀況下往往是需要被隱藏的,否則就很容易變成被競爭對手利用、攻擊的目標。
記得看過一篇文章,當中說到談判最大的要點是無欲無求,因為一但展現出自己的企圖,就很容易被對手趁隙還擊,當中舉了古時候的玉商,當他們在選購玉石的時候就算見到難得一見的目標,也要表現得不動聲色,如果讓賣方發現買方的欣喜就會開始哄抬價格,所以玉商通常面無表情,但人的眼睛在看見喜歡的東西時瞳孔會放大,這就不是能夠藉由訓練而控制的了,因此玉商們在採購時還會帶上用黑炭塗黑的眼鏡(墨鏡?)。
就算不是面對對手攻擊利用,夢想、熱情和理想往往有著較高的風險和不確定性,雖然當事人願意朝目標邁進,但其實自己也知道不一定會成功,也因此並沒有辦法給予追隨者絕對的承諾。在無法給予承諾的狀況下,就要開始擔心其他人是否願意追隨、是否願意投入資源,如果講了實話那所獲得的支持就必然變得較不穩定。
但實踐是需要資源的,要取得支持者的資源就要提出他們能夠認同的承諾,很多人會選擇暫時壓抑來換取更多的資源,也因此夢想、熱情和理想往往會區分成檯面上和檯面下,檯面上的是用來換取資源,它們通常比較明確、風險較低,檯面下的是自己真正的目標,但不能大聲張揚。
這樣的操作也有著風險,雖然是檯面上的夢想、熱情和理想,但對於提供資源的支持者而言卻是真心期待能夠實現的,如果他們只是單純付出有形的資源好處理,只要把當初約定的承諾完成即可,但如果支持者除了投入有形的資源,也投入了無形的情感認同,那當你認為階段性任務已達成,想要讓檯面下的夢想、熱情和理想浮上檯面時,就容易被那些投注情感認同的支持者視為背叛,這時品牌的信用就會出現危機。
- Apr 16 Fri 2010 16:51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王者之文
- Apr 01 Thu 2010 23:31
謹言慎行!!謹言慎行!!
用mrbeartw這個帳號在網路上活動也快一年了
當初腦殘申請gmail的時候用mr.bear.tw去申請
現在用起來還是覺得mrbeatw比較好用
所以今天想說把這個帳號的gmail也申請下來
結果......竟然已經被申請掉了!!!!
- Mar 29 Mon 2010 19:09
新的版面
荒廢了將近半年,又重回到痞客邦的部落格
於是重新整理了版面
主體的結構並沒有變動
更換了字體顏色、大小以及加上底色
原本突兀的亮藍色換成比較沉著的暗棕色
- Mar 19 Fri 2010 14:42
當小蝦米要蛻變成大鯨魚時
因為工作的關係,和一家設計工作室接觸有4年多了,和裡面一個員工成為朋友,最早的時候他們案子不多,薪水很低,朋友告訴我他留在這樣的小公司的原因,他覺得老闆花很多時間在思考而且和員工很密集的溝通,雖然喜好和老闆不同但他喜歡這樣良性溝通的環境,而且因為老闆的要求很高所以大多能讓客戶新服口服,每當案子結案時他覺得很有成就感。
這幾天,朋友說他要離職了,我問他,你們公司最近案子不是很多嗎?很多不錯的案子耶,他說,是啊,案子很多很大,老闆忙得團團轉一直開會一直跑公文(公家機關的案子),沒時間討論開會了,像下禮拜要提報,只開了兩次會,看得出來開會時很多事情他都沒深入考慮,只說先做再說,只剩一個週末還是先做再說....他不願意降低標準,完全交給我們決策他又不放心,但他根本沒時間看稿,又希望把案子吃下來不願意放手....
當初我留下來的核心價值已經消失了,現在根本是代溝,而我又不能決策什麼,已經沒什麼理由要繼續留在這裡了。
他說他已經通霄快兩天了,要先去瞇一下。
好像,很多公司都是這樣。之後就倒了。
- Mar 14 Sun 2010 19:27
用英文書寫家族姓氏的老房子
在老家附近的村莊裡有兩棟從小看到大的老房子,外觀和鄰近的三合院無異,有趣的是他們用英文書寫家族姓氏
看起來應該一家姓林一家性賴
- Mar 13 Sat 2010 19:55
生活文化的內外循環-回應《翻轉東西軸線的美夢-請回觀真艋舺 》
這兩天在網路上看看到破週報最新發出的文章「翻轉東西軸線的美夢-請回觀真艋舺 」,裡面對最近艋舺電影引起的很多迴響,包括進入萬華區進行許多歷史、文化記憶的描述,值得看看。
前一大半段都是當地的建築、人文,甚至包括遊民,顯出很多我們對萬華的印象。不過仔細想來,去過信義區,好像真的沒看過什麼遊民,至少林百里董事長那棟偌大的建築附近,一定沒有。對於都市區域劃分出來的空間意義,哪些社會人在裡面流動、佇立,顯現出什麼生活風格,都很有趣......
在閱讀這篇文章之後,回想起先前閱讀過米哈里(mihaly Csikszntmihalyi)對於創造力的論述
他提出:個人、學門、領域的概念,以社會學的角度來觀察創造行為的運作及生成
- Mar 13 Sat 2010 16:26
好久沒有回到這裡,看到以前寫的文章真是感到害羞...
我的天啊...短短一年的時間而已
現在的我覺得那時候的文章竟然充滿了尖銳而充滿攻擊性的語言
看得我不禁害羞了起來,當時還真是憤世忌俗又滿是憤怒怨懟...
老實說...我還真想把以前的文章都刪掉咧...
不過留著以後回味,偶爾害羞一下也不錯
- Feb 06 Fri 2009 20:00
氛圍是刺骨的寒灰色,而溫暖的室內則是強烈對比的黃橙色,鮮明的意象深深烙印著。
除夕的前一天,我坐在回彰化的火車上,莒光的人不多,出乎意料很輕易的買到座位,過年返鄉,似乎很順理成章要寫出長途返鄉的味道,但實際上卻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在斗六工作,距離彰化的路途太短,回家的次數也很多,三月房租到期之後我甚至想就直接通車算了,只是灰濛濛的天色和略冷的空氣,加上沒什麼人的火車站以及空蕩蕩的列車座位,讓我有了一點蕭瑟的錯覺,甚至有種自己是在荒漠開墾的人,正坐上火車返回家鄉,或是從蕭條頹圮的城鎮中搬離,打算要在全新不知名的遠方落角的幻想。不過我其實只是要回家過年,路程還不到一個小時,而這樣的天色除了激發我的妄想之外,也勾起了一些過往回憶的氣味,讓我更加靠近那小時候的春節。
當時過年都會回鹿港老家,其實那不算鹿港,而是在鹿港的外圍農業區裡,房舍的四周就是一大片一大片的農地,遠遠的能夠看見其他房舍,和一條橫越農地的大馬路,因為靠海所以冬天的東北風很強勁,那風勢大到可以把鋁製的路標轉成麻花辮,過年時農田都休耕了,只剩下一片枯黃或是雜亂的綠肥,天色一樣灰濛濛的,白色的薄雲在季風的吹撫下,密密的包覆整個天空,氛圍是刺骨的寒灰色,而溫暖的室內則是強烈對比的黃橙色,鮮明的意象深深烙印著。
隨著時間的推演,家族中的長者相繼去世,家族間連結的根斷了,回老家過年的習慣漸漸淡了,當時黃橙橙的意象縮小到一個小家庭的客廳,蕭條的寒灰色意象也在暖化的影響下失去勁道,而今年的寒流又稍稍帶回了當年的記憶。
對家族的情感,可以說從以前就不濃烈,和親戚間的話題總是不多,大家都說長大之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想做的事情,會有自己的世界,所以交集就會越來越少,彼此會漸行漸遠,但我卻像一開始就在有時差的世界,喜歡的、注意的、有興趣的總是略有不同,雖然是從那個地方誕生成長,但是不知不覺長成跟環境不怎麼協調的模樣,對於回到那個時候並沒有什麼期望,那淡淡的隔閡我現在依然無法跨越,但那時留下來的回憶,寒灰天色與黃橙燈光,卻成為我保存在心裡的寶物。
- Feb 04 Wed 2009 08:00
坐在高鐵的列車上,正以時速300公里的速度在苗栗的山區間穿梭,這是在前往台北和客戶開會的路途中。
坐在高鐵的列車上,正以時速300公里的速度在苗栗的山區間穿梭,這是在前往台北和客戶開會的路途中。
昨天晚上為了今天的會議資料,加班到12點半,回到家裡東摸摸西摸摸,打打魔獸看看電視,上床時已經快3點了,一大早提著大包小包的模型和報告書,從烏日搭上高鐵,坐在座位上,感覺還是昏昏沉沉的,回想剛剛照射在月台上的明亮陽光,都覺得飄飄然不夠真實,平常這時候應該還在床上掙扎,跟響個不停的鬧鐘拉鋸。
老闆做在我的身邊,用一條毛巾蓋住眼睛正在補眠,和煦的天氣讓車窗外的鄉間小鎮看起來格外明亮,雖然是工作,雖然只是尋常風景,雖然有點昏昏欲睡,但心情卻因此漾著明亮的愉悅感。
每次搭乘高鐵我都很喜歡這段穿雖在小丘陵間的路段,一個接一個的隧道,忽明忽暗的光影和耳鳴,穿出隧道的一瞬間,就是一個小山谷、一條小河和一座小小的村子,小河在狹長的山谷之間蜿蜒,房舍隨著河道建造,可以看見延著河的道路,房舍裡的庭院,在其間移動的人車,不到幾秒的時間列車就穿過這個小山谷,鑽進另一個隧道,又是一片黑暗,但很快就在亮起來,眼前又是另一個山谷、另一條小河、另一個小村落、另一群人和他們的生活,生活在這些小村子裡的感覺和快速穿越村子的感覺又有多大的差異。
這時候注意到隔壁座位的一個日本家庭,爸爸、媽媽、一個兒子和女兒,應該是到台灣來旅行的,每一次遇到外國人都會想像著,從他們的眼中,從他們的文化看出來,台灣是一個什麼樣子,眼前穿梭在丘陵間的列車、數不清的隧道、小河、小村,如果我從他們的眼睛看出去,我能夠看見什麼樣的風景呢?
- Feb 02 Mon 2009 20:00
一旦越過了界限,界限就不在是界限
界限之外似乎是一片空白,一旦越過了界限,就可能會掉入沒有底的未知懸崖。
無論對界限之外有多麼完備的推理論證,都無法徹底消除對未知的懷疑與憂慮。
而一旦跨出了界限,在踏在界限外的土底上的那一瞬間,界限就再也不是界限。
最近在設計一個風力發電的葉片,風力發電的葉片在網路上瀏覽過,大概就是傳統的風車式以及垂直式風車,無論哪種風車都還是功能取向,雖然有非常現代感的垂直式風車,但目前這些附加物與環境景觀之間的關係卻還是很僵硬,無論改變哪一方去配合另一方,都很容易面臨難以兩全的抉擇,如果有一種自由度較高的葉片,不只可以改變塗裝色彩,甚至在一開始就可以自由塑形來融入建物,成為建物造型與景觀設計的一環,那應該會很有趣吧。
- Jan 22 Thu 2009 20:00
認識垃圾的幼兒教育
大部分的幼兒圖書都是關於比較美好的東西
比如說讓幼兒識字的圖文書,內容大多是植物、動物、建築、交通工具、日常生活用品等
這些東西當然對於幼兒的學習是有幫助的
但在面對更加不安定的未來,是否要從小就讓這些未來的人類
能夠知道如何在才能在這個已經被他們的父母、祖父母所污染
- Jan 12 Mon 2009 20:00
萬年的建築 & 萬年的壽命
如果建築的技術能讓一棟房子使用一萬年,那人類有可能會讓自己的都市景觀維持一萬年嗎?
當建築的功能已經不符當前生活需求,但卻沒有任何損壞,能夠拆掉改建嗎?
當整座城市都成了古蹟有歷史意義與文化價值,還能說拆掉就拆掉嗎?
如果真要使用這群建築一萬年才蓋新建築,那不就產生長達一萬年的建築史空白?
但建築畢竟是建築,心一橫就拆掉了。
- Jan 05 Mon 2009 22:48
重新開張
隔了將近三個月,這個網誌幾乎要荒廢了
看到完全沒更新的內容,竟然也可以擁有快要破千的瀏覽人數,就覺得不可思議
照理說應該是每天掛蛋吧,哈哈
雖然說已經三個多月沒上線更新,這麼少的文章也不可能有什麼固定的讀者,也沒什麼好抱歉的
但這段時間文章還是持續的寫著,畢竟寫了十二年的日記,無論文筆好壞,內容可否,都已經內化到生活中了
- Oct 13 Mon 2008 11:21
經濟風暴的佛地魔,不願提起的禁忌
『股市狂跌,美國投入大筆資金有去無回,馬蕭團隊面對市場衰退束手無策』,這樣的新聞台詞我想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狂跌」、「慘賠」這樣的辭彙大量被使用在形容經濟風暴,投資人面對自身資產不斷縮水也認為經濟風暴是頭大怪獸,牠不斷「吃掉」我們的錢,牠讓我們蒙受慘痛的「損失」,而政府應該極力阻止這頭怪獸肆虐,努力捍衛我們的資產,不能讓「我們的」錢被這頭莫名奇妙的怪獸「吃光光」。
「我們的」錢被這頭莫名奇妙的怪獸「吃光光」??如果你也是抱持著這樣的想法,或許能夠看看下面的文章。
蒸發的錢 進了誰口袋?(轉載自yahoo新聞 2008/10/12)
股市崩跌使幾兆元資產為之蒸發,幾兆美元投資積蓄化為煙雲。你為房子繳付的大筆金錢、上大學的積蓄、老闆用以支付薪資的資金,全都消失無蹤。
不論你是股票經紀人還是普通老百姓,只要你有存款或攪混資理財,幾個月前帳戶裡還有的許多錢都隨著股市和房價狂瀉而嚴重縮水。
- Oct 06 Mon 2008 22:49
海角七號
「大家說今年是國片復興年,但難道以後導演都要跟我們一樣、都拍些好笑的故事嗎?我更期待觀眾能有更大的包容力、更高的品味,能欣賞更不同的國片類型」冏男孩的導演楊雅吉吉不改導演本色,輕輕點出自己未來的信念。
在2008/09/24的天下雜誌專欄-「囧男孩、海角七號,燃起台灣國片復興希望」中,冏男孩的導演雅吉吉說出他心中的期望。
2008/10/06飛碟電台晚上10點的節目-夜光家族,主持人光禹用海角七號做了一個熱熱鬧鬧的開頭,在節目中光禹問Call in的聽眾,認為海角七號的最終票房會到幾億,在這個話題開始之前,海角七號的票房已經累積到3.2億了,大家熱烈興奮的發表自己的看法,從4億、5億到8億都有,更有人說會放映到2009年才下檔。
面對海角七號的大熱賣,或許說不清楚,或許講不明白,或許大家都沒有察覺,但在那熱烈的討論中,台灣的人們不只喜歡海角七號,更不知不覺的投注了壓抑已久對國片的期盼。
懷抱著理想與夢想,心裡有著故事要講的導演們,期望著盼望著,大家能夠來了解他們的電影,能夠試著去熟悉他們的電影語言,能夠靜下心來去體會他們要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