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引文(觀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文化 創意 產業)

這兩天在網路上看看到破週報最新發出的文章「翻轉東西軸線的美夢-請回觀真艋舺 」,裡面對最近艋舺電影引起的很多迴響,包括進入萬華區進行許多歷史、文化記憶的描述,值得看看。
前一大半段都是當地的建築、人文,甚至包括遊民,顯出很多我們對萬華的印象。不過仔細想來,去過信義區,好像真的沒看過什麼遊民,至少林百里董事長那棟偌大的建築附近,一定沒有。對於都市區域劃分出來的空間意義,哪些社會人在裡面流動、佇立,顯現出什麼生活風格,都很有趣......


在閱讀這篇文章之後,回想起先前閱讀過米哈里(mihaly Csikszntmihalyi)對於創造力的論述
他提出:個人、學門、領域的概念,以社會學的角度來觀察創造行為的運作及生成
之後我一直拿這套方法在延伸,我發現在生活文化上我可以這樣運用
有人創造、有人評鑑、有人追尋傳承,三者成為一個生生不息的循環
而衰落的生活文化,通常都是因為三者中有缺少,然後漸漸消散
很簡單的一個想法,也很容易理解
但我認為近年在經營生活文化上,大多採取更加立即獲利的方法
也就是商品化,然後用之後的獲利來衡量這個生活文化是否成功
其實也不能說這是最近的衡量方式,而是台灣似乎一直以來就是希望獲利
希望獲得國際觀注、希望賺很多錢,只是以前沒有能力實行,而現在有能力了
但如果將這個以獲利為標準的方式,套用在之前的那個三角循環上
就會發現這循環會出現一些不正常的流動
創造生活的人是在地人,但評鑑者是外地人(要賺別人錢),使用者是本地人(外地人只拿走商品)
於是循環就開始扭曲,就像艋舺的商品化
真正的生活文化得不到適切的評鑑會越來越虛弱,因此追隨傳承者會越來越少
最終,原本只是商品層級的文化,反而會成為真正的生活文化

但我並不是反對艋舺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對台灣的商業電影產業是一劑強心針
只是對艋舺這個地方的文化而言
電影是他的外循環
只是人們往往會在外循環上放很多心力
而忽略了文化本身的內循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rbea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