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書摘短評 (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台北,有創造力嗎?革命的次數書摘─用「執行長式激勵」讓員工樂在工作能力不可靠政府五年投資百億,出版十萬本電子書
台北,有創造力嗎?


文-呂松庭
生活在台北市的寸土間,呼吸著都會的空氣、車輛廢氣、油煙和陣陣飄散的菸味,踱過相同的雕塑、景觀、噴泉,出門、回家,有時總會想,台北是個有創造力的都市嗎?
從教育和教養的觀點來看,一個都市如能具備豐沛的創造力,當然也就能創造出有創造力的教育環境和藝術欣賞的空間,讓都會的下一代自然擁有創造力。
然而,都市設計師、教育官員常常以為,矗立起崢嶸的雕塑、彩繪,或在行道樹上纏燈泡舉辦燈節,就已算擁有創造力。這樣是不夠的,教育學者Florida 2004年提出創造力的三個T,分別是科技(technology)、天分(talent)和包容度(tolerance)。心理學家Richards和Runco則強調包容的重要性。一個城市的創造力展現於包容和尊重創造者的異端和異樣感,像美國的俄瑞崗州的波特蘭市那樣,吸引創作人士長期居住......(張老師月刊電子報)

mrbea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摘短評.jpg

Amory_Lovins.jpg
Amory Lovins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落磯山研究機構的合作創始人亞莫瑞.羅文斯花費好幾年的時間設計阿姆斯特丹的一家銀行建築物。他說他用一種整合迷人的過程,創造出全體系的生物建築。如果有什麼故事能象徵文化創意人花時間(注:花時間試著去聆聽自己的意識和良心的回應),那麼這個故事可能就是了。
針對五十萬平方英尺的建築物,銀行的董事會告訴羅文斯:「我們要一棟有機的建築物,充滿光線、空氣和水。」生態的植物、悅耳的聲音、快樂的人,而且每平方公尺不會比其他設計多花一塊荷幣。」羅文斯與團隊花了好幾年的時間設計這棟建築物,因為他們就像創造一個活的體系。羅文斯解釋自然演化從不單獨設計一部分,「因為我們一開始就在工程學學到:如果你只設計一部分,就會讓整個體系悲觀。」表示你從特種成分裡獲得最少的東西,而不是最多的利益。在阿姆斯特丹的團隊熱中於每筆支出中獲得多重利益。而那要花時間。

mrbea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摘短評.jpg


null
兩百年前,在大西洋兩岸,兩個革命家徒手改變了世界。一位是誕生於英國的演化論教父達爾文;一位是解放黑奴的美國總統林肯。美國《新聞週刊》描述他們是「叛逆巨人」(Rebel Giant)。
兩百年後,重看巨人,達爾文對科學真理的追求,甘冒大不韙,對上帝造人提出質疑;林肯在逆境中堅持理想,讓美國免於分裂,體現人生而平等。在後海嘯時代,我們為什麼要重看巨人?這是一個關於自我探索、自我錘鍊(Self-made)、自我實踐的生命旅程。《未來在等待的人才》作者品克(Daniel Pink)說:現代年輕人最應培養的特質,一是單純為做一件事,而非得到外在獎賞才迸發的內在動機;二是毅力。
站在巨人肩膀上,你可以看到巨人身上最簡單的堅持、最大膽的探索,他們沒有目的,沒有理由,就是這樣!

mrbea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摘短評.jpg


古希臘人講enantiodromia,指「物極必反」。而公元前一千年到公元兩千年間在西方發生的事就是物極必反。
中古時期鎮上的教堂有高聳的尖塔,有一天響五次表示標準祈禱時間(黎明破曉、上午的正中央、中午、下午的正中央、黃昏落日)的鐘。無論冬夏,都強行將白天分為十二個時辰,使得時辰依白日的長度而產生手風琴般擴張收縮的特質。除了北極圈之外,較北方的國家,冬天的「時辰」可能短至四十分鐘,夏天則超過九十分鐘。但他們的目標不在精確測量時間,而是提醒靈魂對上帝的責任。
這是個口述的文化,沒有閱讀也沒有書寫。傳統必須將記憶以口頭傳承,造福下一代,然後由一個人背誦頌記下。這個世界原本是重複不斷敘述什麼是真實,強調週期復返,有助於活化人的記憶。如果有什麼事忘記,就再也找不回來。只有最富裕的城鎮才能買得起聖經,在煞費苦心地用手抄在羊皮紙上。這是個聽覺的天下,看不見的領先看得見的一切,聲音顯示事物的內在,而且「話語」能讓一個人牢記在心。
中古世紀的村民窮盡一生都在方圓五十哩(八十公里)內度過,寸步不離教堂無孔不入的鐘聲。鐘聲規範了生活的一切。今日的伊斯蘭世界能堅守中古時期的型態,一日祈禱五次,由叫拜師從清真寺的尖塔吟頌,禱聲穿透各地。《古蘭經》是出名的朗誦經文,要用聽的而不是靜靜的看。伊斯蘭文化能以主為中心,「話語」的力量無與倫比。

mrbea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摘短評.jpg

摘錄自文化創意人第83頁
演化生物學家伊麗莎白.薩托瑞(Elisabet Sahtouris)便用許多方式表達對地球的關切,特別是在教育孩子時。她請孩子們想像在身體裡從事世界政治會是什麼樣子。她說「這有點像這樣:你身體裡有血球原料從骨隨裡製造出來,血球被掃到上面的作業器官-心肺系統-就能淨化血液,增加氧氣,這樣你就有一個有用的產品。所以假設心臟分佈中心宣布今天身體的血液價格太高,誰要?於是血液被運到付得起價位的器官,你也把其餘當做多餘的東西丟掉。」
她問「這樣有道理嗎?這是可以發育的生命系統經濟嗎?你們都可以看到那樣用經濟學會害死身體,因為有些負擔不起血球的部位,現在可能飢餓的快要死了。當然,這也是我們在人類世界裡看到的現象。我們剝削人類的一些部分,去圖利其他部分。但是這沒有道理,在生命系統裡也起不了作用。如果身體決定重視肝臟,卻更重視心臟,或試圖把心臟變成肝臟之類的,我們就會當機。但我們身為人類,就是在做那種瘋瘋癲癲的事!」

mrbea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摘短評.jpg


有人說時間軸應該是時間迴旋的大開大闔,也因此當初時間軸出版的時候,有評論認為時間軸較時間迴旋遜色,因為它並非前作的大開大闔

若真要說時間軸比起時間迴旋遜色,我並不是很認同這樣的說法,或許在科幻的場景的確較少,(但對於科幻的認知又是什麼,到頭來主流認知似乎都是侷限在人類能藉由科學的力量走向到哪個令人興奮又無限遐想的未來,並以較一般小說更嚴謹的科學論述來驗證這樣的想像),時間迴旋確實具備了這樣的元素,火星地球化,自我複製機械,第四年期藥劑(在時間迴旋時期,依然認知這是由火星人獨立發展的技術),浮空器,巨大的人類組織與其龐大的操控力(以傑森羅頓為主的團體),傑森藉由再改造而窺視假想智慧生物

mrbea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摘短評.jpg



本書尚在閱讀中,心得持續追加....

mrbea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書摘.jpg    書摘短評




mrbea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摘.jpg    書摘短評




mrbea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