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短評.jpg



本書尚在閱讀中,心得持續追加....

這寫作方法..不好意思,我讀起來有點障礙

閱讀這本書,讓我有點像是駕駛著一輛中古車的錯覺,車和我彼此都不熟,還需要多點時間摩合,每當我覺得自己可以和這輛車好好相處,並開始欣賞週遭的景色時,車子就會在不預警的狀態下打滑,衝進一條我沒打算要去的岔路中,有點錯愕,有點搞不清楚狀況。

這無關這本書的內容,這是關於這本書中成千上萬的文字組合排列狀況,我真的忍不住要來抱怨一下。

在這本書中所描述的事件與出現的人物十分豐富,有些是作者的記者經歷中所遇到的人事物,也些則是過往發生的事情,書中描述的手法讓人感覺這些人這些事就像發生在眼前一樣,你會看見一個生態學家站在非洲大草原上,倚靠在吉普車邊,用手掩著眼睛計算著草原上大象的數目,會看見古生物學家彎著身體朝顯微鏡中觀察一萬年前的花粉的專注神情,會看見當人類因戰爭離開一座度假海灘之後,大自然如何接管這座海灘城市。

這一切都是如此歷歷在目,該怎麼形容,就像Discovery頻道的影片,有實景拍攝,有人物訪談,有紀錄影片甚至有電腦3D重建,但我想這是我閱讀障礙的原因了。

這畢竟是一本書,組成它的不是影像,而是一個個的文字,書中描述的事件十分廣泛,不同的地點,不同的時間,雖說似乎有個主軸來貫穿,但是不時就會跳躍到另一段事件上,而一個個事件之間的交界卻模糊不清,就像Discovery頻道的影片一樣,前一個場景還在遼闊的荒野上,下個場景就回到攝影棚內進入另一段的採訪,中間轉場啥都沒有。

影片上這樣做沒有任何不妥,兩個場景之間氣氛明顯不同,沒有人會問『為什麼在荒野上會有一個攝影棚可以用來採訪』這樣的蠢問題,但是如果現在是用文字來表現就會讓我感到很障礙,特別是在兩個根本就不同的主題之間。

在這本書中兩個不同的小議題之間的轉換,除了分段之外並沒有任何的區隔,區隔的手法比如說『下一個主題的介紹或起頭』、『一個小副標』、『不同筆調的書寫』或是更直接的『不同的字體』,沒有,這之間什麼都沒有。

在我閱讀時時常會出現,當我已經進入某個主題的思索之中,並且沒有感受到作者要結束這個話題的明顯意圖,心裡期待著接下來的文章將更加深入我正在思索的內容之時,這本書已經默默的結束話題,然後悄悄的開始新話題或是回到原先的大主軸上....但我並不知道。

我不知道作者已經不講這個話題了,我依然持續在接下來的文字中尋找我依然期待的內容,直到我看了一兩段之後才恍然大悟,這種感覺就像根一群人原先很熱絡的聊天,忽然在我沒有察覺的狀態下其他人話鋒一轉開始談論其他事情,而我依然沒有察覺繼續講自己的想法或是期待他人的回應,過了幾秒鐘才發覺自己已經脫隊的窘態。

這時我必須拿著書往回看,從剛剛我誤解的地方重新開始閱讀,因為在誤解的狀態下我並沒有辦法順暢的理解內容,如果我不理會這樣的狀況一直閱讀下去,最後當我讀完這本書的時候,我對這本書的內容認知會有很多的小空洞。

雖然這樣的過程都很短暫,大多只有幾秒鐘,但這確實造成我閱讀上的障礙,特別是這樣的狀況遍布一整本書的時候。嗯....這樣的問題,我應該是要怪在作者還是譯者的頭上....或者說這根本是我個人閱讀的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rbea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