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接觸設計已經八年了,當初踏入這個領域之前,對於什麼是設計一直是一之半解,特別對於我這個從理工領域半路出家的人而言,設計一直有著用我過去的思維模式所無法理解的部分,學物理會有人告訴你什麼是物理,學化學會有人告訴你什麼是化學,就算聽不懂不了解,你也會知道那個東西就在那裡,長遠的歷史與文化累積,在這些領域之中會有非常深厚的架構與定義去支撐,在這些領域中,探索的是宇宙萬物的定則,就像一部已經完成的著作,從序言到結尾都已完成,而人們則是逐頁的去研究去理解,這裡尋找的是一個越來越穩定精確的定律。
到了設計的領域,我發現沒有人會告訴你設計是什麼,這真是一建弔詭的事情,這裡主要是教設計,但是卻沒有人在問或談設計是什麼,我試圖想要去釐清些什麼,期待能找到些什麼不變的道理,但只是不斷跌入一層層的薄紗與迷霧,我捉不到重心,在設計這個世界裡。
如果說當初的理化領域,尋找的是一個越來越穩定精密的定律,追求的是一個越來越符合物質世界真理的收斂結果,那人文科學則似乎朝著相反的方向前進,隨著文明的演化不斷衍生發展的各種學說、理論,不斷在創造能夠符合多樣性的思想觀念,人類文明不斷發散的成長,人文科學不斷配合著文明的發展跟著發散、收斂,所以雖然人文領域和理化領域似乎背道而馳,但卻同樣在一次又一次的收斂之中,累積深厚的文化歷史,這些根基支撐著整個領域往前推進,每個思緒的收斂都會產生一些觀念、理論,每個觀念理論都訴說著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就像理化領域會用各種公式、定律訴說著對物質世界的看法。
感覺起來設計似乎可以歸類在人文領域之中,而差異就在設計領域中,我找不太到思緒收斂後的結晶,我在這裡看到的全都是無限制的發散,然後再硬生生的被迫收斂在行銷學等其他領域中,我看不到設計自己對自己的收斂,在設計的領域很少有人在談論什麼是設計,這裡不像其他領域,對於一個議題大家會不斷發表自己的看法與觀點,然後彼此辯論、吸收、修正,然後收斂成一個(較)完整的觀點,在設計的領域裡,老師避談什麼是設計,學生不思考什麼是設計,遇到觀念衝突的第一個反應通常是迴避,以尊重每個人的觀點為名,行自我保護、隔離之實,在設計的領域似乎沒有論壇這種東西,有的只是公佈欄。
或許是崇尚個人主義,尋求每個人發展的最大自由,但無行之中卻也犧牲了想法的溝通與交流,厚實的文化難以累積,最後只好把所有的精力,專注於表現形式之上。
在設計思考上因為沒有什麼可依循的根基,步伐走得緩慢,到了近幾年似乎局勢有些改變,設計因為能賺大錢和增進生活品味,開始從沒沒無聞的陰溝中翻身,設計書一本接一本的出,大聲談論什麼是設計的人,也一個接著一個冒出來,有非常商業性的「設計的盡頭是策略」,也有非常靈性的「設計是釋放物品的靈性」,或許是設計的年紀還太輕,一個文化的養成與發育都是以50年、100年當成一個週期,如果把文化當成一種疾病,那這就是這個文化的潛伏期,搞不好設計一直都處在潛伏期之中慢慢的發育,而設計師通常也不善於言詞,只能用自己的作品,在自己都不太知曉的狀況中,慢慢的與其他人進行溝通與交流,在這一百多年的潛伏期中慢慢的孕育設計的文化與世界觀,這是一個漫長的發散,一開始每個人都說著自己獨特的故事,故事越說越多,隨著時間的推演,慢慢匯集成一個舉世共通的故事,而這個故事就是翻頁之後嶄新的下一個章節。
我認為設計到了這個年代是一個轉折點了,由於受到重視,能見度大幅提高,與其他領域的接觸越來越頻繁,設計成長的速度也將倍增,每個能夠跟設計接觸的領域,都想為設計的下一個章節撰寫大綱(特別是商業,已經隱約可以嗅出商業想要馴化設計的味道),這也會激起設計的危機意識,而比較積極的起身捍衛自己未來發展的定義權,開始思考那些過去一直迴避、一直不願思考的困難問題。
什麼是設計?什麼是設計?忽然一夕之間被推上舞台的設計,恐怕非得要好好思考自己到底是誰,該如何面對世界以及自己接下來要走的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rbea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